Wednesday, October 19, 2011

“输送袋”


昨天和一位资深的辅导师(晓薇老师)聊起了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及对后期的青少年、甚至成年人的影响。
“输送袋”,她说。
父母把还身穿睡衣、睡意满满的孩子载送到保姆家。保姆从父母的手中接过了孩子。(输送一)
保姆帮孩子换校服、吃早餐,送孩子去上学/搭校车。(输送二)
放学后,孩子回到保姆家。(输送三)
在保姆家冲凉,吃午餐、午睡。起床,做功课、游戏时间、晚餐……傍晚,等待着父母工作结束到保姆家把孩子接回家。(输送四)

这现象比较常在双薪父母的身上发生。牵涉的不一定是保姆家而已,或许有些是安亲班、补习班等等,流程大致大同小异。
这就是“输送袋”— 我从你的手中接过、把孩子抱过来;你又从我手中把孩子接回去。
然而这一连续的“输送”过程,延生了层层的“疏离感”。
在“输送”的过程中,涉及不同的人与环境;相对之下,与父母的相处时间像分面包一样,分给越多人,分量就越来越少。

 

两年前,曾在一间安亲班的生活营任职补习老师 — 其实和平日的安亲班没啥差别,最大的分别是平日的安亲班是幼稚园放学时间开始,学校假期的安亲班是早上开始。当然,游戏时间也比平时来得长些。安亲班里有个很可爱的4岁小男孩,脾气很不好,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,听得懂些中文。这小男孩会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,因为他是典型的“输送袋”例子。
双薪父母的家庭,早上小男孩被送来安亲班。早餐、游戏、功课班、午餐、午睡、游戏、功课班…一整天的时间就这样的被消磨。傍晚载他回家时,出来迎接他的是佣人。小男孩说,爸爸妈妈不会那么早回。有时候晚上要睡了都没机会见到爸妈,或许早上在去安亲班的途中可以和爸爸妈妈搭上几句话。
小男孩脾气很暴躁,会拿东西丢人、和其他小朋友打架、骂老师等等的举止,然后会号啕大哭。他的画工很好,对色彩的认知也很敏感;但心情很差时,图画都显得很暴力。小男孩说,他有个妹妹,“爸爸告诉我的,可是我没见过。”后来才知道,妹妹向来都是被外婆照顾,两兄妹应该都没和彼此见面。

这例子中,小男孩和父母有“疏离感”;在安亲班,因为不懂怎么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处,和同龄小孩有“疏离感”;在家,佣人忙着自己的家务没暇理他,和佣人有“疏离感”;和妹妹,因为被分开安置在不同的环境照顾,有“疏离感”。
“输送袋”衍生出来的“疏离感”,对孩子而言不只是作为童年的记忆残影;成长后,这与人、与社会之间的“疏离感”和“鸿沟”还会延续。演变成后来,很多人不解、会出现许多‘为什么会这样…’、‘为什么要这样做…’的疑问。殊不知,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不是一朝一日的事。

“我才没那么多时间去理、去观察他为什么会那么顽皮、那么不听教!还会顶撞老师、骂老师!”
“改簿子、出考卷、应付高层都没那余暇了,还要慢慢的去了解这群妖魔鬼怪的背后故事?!”
“他们的父母都没辄,我们能怎样?”
“打不能、骂不能、罚不能。这些都会被父母狠批、投诉,我们去‘训教’,倒是我们自己被‘教训’回!”
“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不XXXX ?为什么他们一定要这样做?”
“这样做他们会很开心、很爽吗?”
“这样被扣分被警告屡次,被召见父母,他们不在意吗?”

本来以为“输送袋”的现象仅仅衍生“疏离感”。童年“疏离感”影响了孩子的身心成长,延至到青少年时期继而出现种种的行为问题、态度问题等等。
原来,这是一环扣着一环的链锁关系。

写了这些,有些人可能会谴责是老师的责任心不够重、不够称职,“你是老师,我把孩子送来学校,教好他们是你们的责任!”;
有些人或许抱怨,“你没结婚、还没有家庭,你不懂…”;
有些父母会说,“我们身不由己,也很无奈心痛…”
我是不懂。
我们做每件事、每个决定、每个影响都是为了达到平衡点。
这平衡点可能是自我内在的、可能是家庭抑或事业等。
太专注在其中一方时,个体自然就不平衡。然而这时候,我们不一定及时察觉到自身的不平衡。
直到不愉快或负面事情发生时,回头看看自己的走过的痕迹。
原来一路走来,当自己都走得不平衡、东歪西倒时,你也影响了身边和你一起走的那个:伴侣、孩子、父母兄弟姐妹、同事…
这一轻轻的摇摆,或许就是导致自己和别人往后的成果、成长。

你要达到自身的经济平衡时,是否也同时平衡了你的工作量与工作满足感?
你要达到家庭收入丰厚时,是否也同时平衡了你孩子、妻子需要你的欲望?
你要达到事业顶峰时,是否也平衡了你家人、伴侣对你的期望和需要?
你要名利兼得,是否忘了回头看你身边的人与你同步?

其实,不过是很平凡不过的“输送袋”现象,怎么把它的后果说得那么严重?
“输送袋”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现象而已。
一环扣一环的影响,都联接着你我他生活上的平衡。
而当这一个平衡点没有固定的方向,
到最后,原来大家都在过着‘东歪西倒’的生活。







1 comment:

珮敏 Min'z said...

很好的分享!!
谢谢^^